蛇年伊始,基金密集跟進降費。
2月6日,銀華基金、華安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同時公告,旗下QDII基金下調管理費年費率、托管費年費率(下稱“管理費、托管費”)等。至此,2025年以來降費的QDII基金已超過50只。但券商中國記者跟蹤發(fā)現,近期降費的不只有QDII基金,還有主動權益基金、主流寬基ETF,甚至還有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等,個別基金甚至給出了管理費和托管費“砍半”力度。
券商中國記者從采訪中發(fā)現,這帶來了兩個顯著效應:
一是隨著降費基金類別日趨多樣,費率全面性下調的效果逐漸凸顯。從2023年12月末、2024年6月末、2024年12月末、2025年2月6日四個節(jié)點數據來看,市場基金的平均管理費率,呈現出穩(wěn)步下降態(tài)勢,分別為0.76%、0.74%、0.73%、0.72%。
二是費率對基金業(yè)影響的內在機制,引發(fā)的關注不僅廣泛且日益深入。專業(yè)機構的研究觸角,已從早期的“給投資者讓利”“削弱基金公司盈利”等層面,深入到了“費率如何影響基金業(yè)績表現?”“高低費率基金,哪類業(yè)績更能超越平均水平?”
QDII基金持續(xù)降費
根據銀華基金2月6日公告,2月8日起調低銀華恒生中國企業(yè)指數證券投資基金(QDII-LOF)的托管費,由0.28%調低至0.20%。而在2月5日,銀華基金就公告了銀華海外數字經濟量化選股混合基金和銀華全球新能源車量化優(yōu)選股票基金(QDII)的降費事宜,兩只基金的管理費由1.50%調低至1.20%,托管費由0.25%調低至0.20%。
和銀華基金一樣,華泰柏瑞基金2月6日宣布降費的基金也是QDII基金。根據公告,2月7日起華泰柏瑞亞洲領導企業(yè)混合基金的管理費由1.80%調低至1.20%,托管費由0.35%調低至 0.20%。
同樣是在2月6日,華安基金旗下4只QDII基金同時宣布降費。具體看,華安大中華升級股票基金、華安香港精選股票基金的管理費從1.5%下降到1.2%,托管費從0.3%下降到0.2%。華安標普全球石油指數基金 (LOF)的管理費從1%下降到0.8%,托管費率從0.28%下降到0.2%。華安全球美元票息債券基金的管理費從0.9%下降到0.7%,托管費從0.25%下降到0.2%。
近期降費的債券基金并不只有華安全球美元票息債券基金。根據招商基金2月5日公告,2月7日起下調招商招利一年期理財債券基金的管理費,由0.30%調低至0.15%。同樣是在2月5日,中歐基金旗下的中歐港股數字經濟混合基金(QDII)公告降費,管理費從1.8%下降至1.2%,托管費從0.35%下降至0.2%。
實際上,上述QDII基金和債券基金的密集降費,并非蛇年開市以來獨有的現象。早在春節(jié)前甚至更早,基金業(yè)的降費潮已從此前的主動權益基金蔓延到了QDII等領域。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已有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嘉實基金、工銀瑞信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公募機構旗下QDII產品啟動降費,截至2月6日已降費的QDII基金數量已超過了50只(不同份額分開統(tǒng)計)。
ETF、債基和貨基也在降費
雖然本輪基金降費以QDII為主,但券商中國記者跟蹤發(fā)現,近期以來參與降費的還有主動權益基金、主流ETF、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產品。這意味著,基金降費所涵蓋的產品類型日趨豐富,管理費和托管費全面性下調效果逐漸凸顯。
先來看ETF和主動權益基金。1月下旬,方正富邦基金發(fā)布公告,方正富邦滬深300ETF的管理費由0.50%調低至0.15%,托管費由0.10%調低至0.05%。從2024年底開始,嘉實中證2000ETF和嘉實中證A100ETF的管理費從0.5%下降至0.15%,托管費從0.10%下降至0.05%。根據匯豐晉信基金此前公告,從3月31日起,匯豐晉信大盤股票基金等9只主動權益基金的管理費將從1.5%下降到1.2%,托管費從0.25%下降到0.2%。宏利基金方面,宏利紅利先鋒混合基金等18只基金從3月31日起下調費率,管理費從1.5%下降到1.2%,托管費從0.25%下降到0.2%。
貨幣基金方面,從1月2日起嘉實薪金寶貨幣市場基金的托管費率從0.1%下降到0.05%。從1月3日起,西部利得天添富貨幣市場基金的管理費率從0.065%調低至0.050%。
債券基金方面,除了上述提及的招商招利一年期理財債券基金外,招商基金在春節(jié)前還公告下調了招商安盈債券基金的費率,管理費由0.70%調低至 0.35%。從2月5日起,招商安陽債券基金的管理費由0.70%調低至0.35%,托管費由0.15%調低至0.10%。從1月7日起,易方達恒久添利債券基金的托管費由0.20%調低至0.14%。
從數據統(tǒng)計來看,管理費是本輪降費潮中最早啟動的降費類別,截至目前已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效果。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6日,全市場基金(非貨幣)的平均管理費率為0.72%。此外,從2023年12月末、2024年6月末、2024年12月末三個節(jié)點數據來看,基金平均管理費率呈現出穩(wěn)步下降態(tài)勢,分別為0.76%、0.74%、0.73%。
費率水平會如何影響投資業(yè)績?
回溯來看,本輪基金降費潮始于2023年7月。根據當時證監(jiān)會發(fā)布的《公募基金行業(yè)費率改革工作方案》,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分“三步走”:降管理費、降交易傭金、降銷售服務費。進入2025年,費率改革已走到了第三步。1月下旬證監(jiān)會主席吳清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降低綜合費率。在已降低基金管理費率、托管費率、交易費率的基礎上,從2025年起還將進一步降低基金銷售費率。預計每年合計可為投資者節(jié)約450億元費用。雖然金額不算巨大,但這是實實在在為投資者節(jié)省的成本。
券商中國記者發(fā)現,市場對基金降費的焦點,此前主要是兩方面:一是給投資者讓利,二是削弱基金公司盈利。但隨著降費基金類型日趨豐富,費率對基金業(yè)績表現等各方面的影響,也逐漸引發(fā)關注。
晨星中國近期一項研究顯示,該機構一直把費率當成其評價體系中的核心因素之一。因為費率不僅直接影響投資者最終可獲得的凈收益,還與基金未來的生存能力和業(yè)績表現有著顯著的相關性。晨星中國研究結論顯示,低費率基金展現出了更強的生存和超越同類平均水平的能力。隨著市場對費率的日益重視,以及監(jiān)管對降費的積極推動,費率已成為市場競爭中的一個關鍵因素。
其中在偏股型幾類基金方面,晨星中國的研究發(fā)現,費率與基金未來存活狀況和業(yè)績表現之間的關系,在“積極配置—大盤平衡”這一分類中最為明顯:費率最低一檔勝率為35.1%,而同類費率最高一檔勝率僅為10.8%。該分類下費率最高一檔中近四成為規(guī)模偏小的量化策略產品,過去五年的規(guī)模在千萬級別,難以依靠規(guī)模效應攤薄固定運營成本。此外,這些基金采取高度分散策略,在市場行情集中于某些領漲股時顯得發(fā)力不足。
“例如2019至2020年期間漲幅靠前的寧德時代、立訊精密、隆基綠能等股票,雖然這些量化產品也有予以配置,但持股比例相較同類其他產品明顯偏低。因此,在回報不夠突出、費率又高的情況下,投資者最終收獲的果實難免顯得干癟,這些產品也就逐漸被市場洪流推向了邊緣,不少更是走向了清盤的黯然結局?!背啃侵袊Q。
校對:廖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