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組件巨頭隆基綠能(601012)2月7日晚間公告,子公司中標國內單體最大的集中式BC項目,總金額3.71億元。
近期,隆基綠能全資子公司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收到項目中標通知書。本次中標項目為200萬千瓦“阿電入烏”區(qū)域互濟新能源項目(170萬千瓦光伏)、內蒙古能源集團達拉特旗防沙治沙50萬千瓦光伏一體化一期項目、內蒙古能源集團杭錦旗防沙治沙110萬千瓦風電光伏一體化項目光伏組件設備采購,中標總規(guī)模500WM,中標金額達到3.71億元。
據隆基綠能介紹,本次中標項目為國內單體最大的集中式BC項目,該項目將采用公司自主研發(fā)的BC二代技術組件產品,產品最高功率660W,對應轉換效率24.43%,同等面積下發(fā)電量更高。
目前隆基綠能尚未與招標單位簽署正式商務合同,合同條款尚存在不確定性,具體內容以最終簽署的合同為準。
資料顯示,BC即背接觸(Back Contact)電池技術,把正負電極都置于電池背面,正面沒有金屬電極遮擋,最大限度地利用入射光,減少光學損失,帶來更多有效發(fā)電面積,擁有高轉換效率和完美外觀。BC電池兼容性強,可與HJT、TOP Con等技術疊加降低成本,提高電池效率。
對于本次中標,隆基綠能表示BC二代項目中標是公司BC二代技術在荒漠化地區(qū)集中式光伏電站市場的重要突破,彰顯了BC二代技術在全場景應用的優(yōu)勢,相關項目簽約后,其合同的履行將對公司未來經營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1月份披露的機構調研中,隆基綠能高管介紹,從需求區(qū)域來看,公司HPBC 2.0組件訂單已經覆蓋中國、歐洲、中東非、亞太和拉美等全球市場;現有訂單主要來自集中式光伏市場,但是分布式光伏市場的需求也在逐漸打開。
受光伏行業(yè)競爭加劇的影響,隆基綠能去年BC二代產品產量占比很低,PERC和TOP Con產品價格和毛利率持續(xù)下降,產能開工率受限,技術迭代導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增加,參股硅料企業(yè)投資收益產生虧損。據預測,去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82億元到88億元,預計扣非凈虧損為83億元到89億元。
據統(tǒng)計,自2023年光伏產業(yè)鏈價格出現大幅下跌后,根據PVInfoLink發(fā)布的數據,2024年第三季度PERC單晶組件價格為0.737元/瓦,較2022年第四季度價格已下跌了62%,甚至招投標市場不斷出現超低價中標的案例和中標價低于成本的現象。
在此背景下,去年12月,隆基綠能公告可轉債募投的蕪湖15GW單晶組件項目延期,從原計劃2024年12月調整至2026年6月。
隆基綠能表示,在產業(yè)鏈價格下行的價格壓力下,行業(yè)整體開工率不高,全行業(yè)已出現階段性虧損。當下公司若繼續(xù)推進蕪湖項目,收益短期內將存在不確定性;但從長期來看,光伏作為發(fā)電成本最低的清潔能源,長期增長趨勢確定。后續(xù)公司將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及光伏行業(yè)市場環(huán)境變化,對該募集資金投資進行適時、合理的安排。